查看原文
其他

浅谈 | 防控O3污染,亟需完善区域协同治理体系

CCAPP秘书处 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 2021-04-1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区域协同治理”划重点:

  • 我国近年来O3污染问题凸显且存在“时间长、范围广”的特点,“十四五”期间优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区域划分至关重要;

  • 实现PM2.5和O3污染协同治理需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包括建立区域大气环境管理机构、强化法律法规执行、落实大气污染生态补偿等;

  • 研究国际经验,制定区域特色协同治理机制,如美国区域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策略(美国加州湾区的《2017年清洁空气计划》);

  • 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制定区域协同治理规划,逐步推进落实我国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


2020年6月下旬,生态环境部印发了《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其中提到:我国面临PM2.5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和O3污染日益凸显的双重压力,特别是在夏季,O3已成为导致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因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苏皖鲁豫交界地区等区域尤为突出。

2015至2019年全国大部分重点地区的夏季O3浓度均呈上升态势(“夏季O3浓度”指6至9月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夏季O3浓度高达219µg/m³,相比2015年上升了35%。



O3污染问题凸显

且存在“时间长、范围广”的特点

在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指导委员会2020年年度会议上,多位专家指出并强调:2013至2019年全国及重点区域O3污染均呈加剧态势,并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的污染扩散特点,例如2020年新冠疫情过后(4月底至5月初)京津冀和苏皖鲁豫地区出现的大范围O3污染。这也标志着O3污染问题已逐渐升级为全年攻坚难题。另外,O3污染易受跨区域传输的影响,这是由于O3为中等大气寿命物质(在大气中存活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可进行远距离传输。

虽然部分城市推行了O3防治策略,有效缓解了O3污染,但若想持续改善O3污染问题,需制定和实施区域多污染物减排协同治理策略。


2019年9月29日、2020年4月29日O3日最大8小时区域分布图

【摘自张远航院士的演讲讲义



实现PM2.5和O3污染协同治理

需完善区域联防联控规划

为解决因大气流动、扩散所导致的大气污染跨省市、跨区域的长距离传输问题,我国2010年发布了《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指出“解决区域大气污染问题,必须尽早采取区域联防联控措施”,并在2013年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逐步在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地区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有效改善了重点地区的PM2.5污染问题。2013至2019年,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PM2.5浓度分别下降了53%和40%。

实现PM2.5和O3污染协同治理,可考虑从三方面完善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规划: 

一、基于大气复合污染生成机理,优化联防联控区域划分,例如将苏皖鲁豫交界地区等非重点区域纳入考虑范围,为整个东部地区制定O3污染防治策略。

二、制定可协作的区域排放总量控制方案,成渝地区计划通过成德眉资同城化和成渝“双城记”形成区域管理资源的合力优势,落实SO2、NOx、VOCs、PM和NH3等污染物的区域排放总量控制。

三、优化和完善区域协作原则和工作机制,如参考长三角地区“协商统筹、责任共担、信息共享、联防联控”的协作原则,以及“会议协商、分工协作、共享联动、科技协作、跟踪评估”的工作机制。



实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常态化

需建立联防联控长效机制

为持续推进我国空气质量全面改善,需实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长效化和常态化,因此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长效机制至关重要,即通过构建管理机构、制定法律法规,来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有效改善国家-区域-城市不同空间尺度的PM2.5和O3污染问题。为此有关专家学者建议:

一、建立区域大气环境管理机构,即明确区域环境管理主体,使该机构在国家-区域-城市组成的多级大气污染防治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统筹区域协调,优化资源配置。

二、强化法律法规执行,利用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和约束力来加强联防联控机制中具体措施的履行落实,建议制定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条例及具有区域特色的附属协议。

三、落实大气污染生态补偿,为实现区域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环境经济共赢目标,应在推广生态补偿共识(大气环境作为一种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资源,在其受到损害时,主体应享有受偿权)的基础上,设立大气污染防治基金。

四、促进公众参与、增强公众监督作用,并建立公众问责机制。



区域治理规划的国际经验

以美国加州为例

早在1970年左右美国已意识到大气污染不局限于城市和郡县的管辖边界,城市规划不足以解决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因此根据地理及地形界限划分了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如下图所示,美国的清洁空气工作由三个执行层级共同推进,以加州为例:第一层为美国环保署区域办公室(U.S. EPA),全国50个州划分为10个区域,第二层为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第三层为35个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局,如南加州空气质量管理局(SCAQMD)和湾区空气质量管理局(BAAQMD)。这些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局负责制定区域空气质量管理规划和政策,对区域内污染物排放进行统一监管。

此外,依据《清洁空气法》要求,针对没有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区域,该区域隶属的州需要依法向美国环保署提交一份空气质量改善州执行计划(State Implementation Plan, SIP),以展示该地区如何依据《清洁空气法》达到空气质量标准。因南加州未达到O3最大8小时等空气质量标准,2017年SCAQMD制定了《2016年空气质量管理计划》。部分区域会优先考虑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措施,例如BAAQMD编制的《2017年湾区清洁空气计划》设定了“净化空气,给气候降温”的主题,对所有减排措施的健康效益(空气质量改善)及温室气体减排效益进行了评估。




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协同治理规划

实现区域绿色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就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多次强调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让“绿色发展”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鲜明导向。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同时,需加强区域生态共治及推动绿色发展,以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因此,在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当下,应强调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优先制定重点地区区域协同治理规划,为我国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科学支撑,做到“早布局、早谋划、早行动”。

同心协力“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将有助于逐步落实我国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往期回顾





经验分享 | 协同规划《2017年湾区清洁空气计划》中文解析报告发布







专家观点 | 张远航:中国大气臭氧污染防治的机遇与挑战







一图读懂 | 两会开幕 图说“蓝天保卫战”的202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